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空心砖返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空心砖返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水泥空心砖砌法?
  2. 砖砌体反碱?
  3. 古代青砖有空心的没有?

水泥空心砖砌法?

在砌空心砖前应试摆砖,空心砖规格为390×190×190、190×190×190、190×190×90三种,摆砖后在开始砌筑前在楼面上先砌三皮规格为195 × 95×53页岩实心砖,再砌空心砖。施工前不淋水,砂浆稠度加大一级,用M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砌筑时空心砖应反砌,即加工时朝下的一面为打浆面,砌筑时应朝上。加工时朝上的面为座浆面,砌筑时应朝下。砌筑时砂浆必须饱满,两砖间竖缝必须灌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在砌空心砖前应试摆砖,空心砖规格为390×190×190、190×190×190、190×190×90三种,摆砖后在开始砌筑前在楼面上先砌三皮规格为195 × 95×53页岩实心砖,再砌空心砖。施工前不淋水,砂浆稠度加大一级,用M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砌筑时空心砖应反砌,即加工时朝下的一面为打浆面,砌筑时应朝上。加工时朝上的面为座浆面,砌筑时应朝下。砌筑时砂浆必须饱满,两砖间竖缝必须灌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空心砖返白,空心砖发黑是什么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砌体反碱?

一、返碱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经过一个短暂的冬天轮回,或者是遇到暴雨,潮湿的天气,墙体表面很容易出现泛白,起霜,墙身和装饰面侵蚀等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墙体表面水斑逐渐变大,并在连成片,局部加深、光泽暗淡、并发析出白色的结晶体,长年不褪,严重影响外观,此种现象称为泛碱现象。根据建筑材料的内可溶性盐碱随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吸收水分、水分迁移、水分蒸发过程中随着物理、化学变化的发生而使原建筑材料破坏的一种病害现象,侵蚀破坏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常见的有返潮、起泡、粉化、起鼓、空鼓、开裂、剥落、发霉、结晶等现象。

二、返碱出现的原因

空心砖返白,空心砖发黑是什么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通过实践,返碱的一般原因是,基层、中间层、面层固化后不能被牢固包覆的固体颗粒经外力作用渗出表面,干燥后产生的弊病。水泥返碱可能跟水泥质量沙子、水、空气、温度、湿度都有一定的原因。材料品质也是决定墙体返碱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中使用了伪劣材料,墙体返碱的可能性则增大,总之返碱出现的情况多种多样,具体的情况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古代青砖有空心的没有

  洛阳有画像空心砖,与我们熟知的古代青砖完全不一样,它体量大,内部空心,在砖的正反两面印有阴纹画像,做工异常精良。画像空心砖是大户人家专门为过世亲人修建墓葬而定做的墓砖,流行使用于汉代的洛阳一带。

  考古学家把这类墓砖定名为“画像空心砖”。“画像”是指砖的正、反两面有用印模印制的人物、马、虎、树等动植物画像,“空心”是说这类墓砖在制作时将中间部分留空,以减轻重量成本。在砖的两个侧面印有几何纹图案,两个端面,一端有长条形的开口,另一端有1~2个圆形孔洞。画像空心砖的形状有两种:长方形和三角形。长方形砖,砖长1~1.8米、宽0.4~0.65米、厚0.14~0.2米;三角形砖(见图),底长0.81~1.08米、高0.8~0.91米、厚0.18米。

空心砖返白,空心砖发黑是什么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空心砖返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空心砖返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