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育苗基质码垛机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育苗基质码垛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香姑接完菌怎样管理?

香姑接完菌怎样管理?

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 10天之内,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播后两天,菌种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此时每天都要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温度变化,注意将料温控制在30℃以下。

若料温过高,应掀开薄膜,通风降温,待温度下降后,再盖上薄膜。料温稳定后,就不必掀动薄膜。10天后菌丝长满料面,并向料层内生长,此时可将室温提高到20—25 ℃。发现杂菌污染,可将石灰粉撒在杂菌生长处,或用0.3%多菌灵揩擦。此期间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 20—30天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

育苗基质码垛机,育苗基质码垛机操作规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香菇菌棒接种后的前7天,为菌丝萌发、定植再生长时期,新接入的菌种经过破碎、挤压,受到了损失,需要恢复和愈合。此时不要翻动菌棒,菌棒温度24±2℃,每天不定时少量通风保持空间空气新鲜。空气温度高于28℃,利用外界气温低时来调整通风的强度时间,保证菌棒温度不高于28℃以上。暗光,避免有阳光直射或光线过亮。空气干燥,湿度不能过大。空气湿度70%以下。

7—15天:恢复生长的菌丝开始吃料,保持菌棒温度24±2℃不变,暗光,空气干燥。

15—25天:检查菌棒的发菌情况,如污染、落穴、菌丝的生长是否正常等。菌丝的生长直径达到6—8cm可以脱去外袋,脱袋后由于大量的氧气供给,菌丝会出现一个快速生长期,自身代谢旺盛,需要大量的氧气,同时也会散发大量的热量,结合通风换气控制袋温在24±2℃,保持空气新鲜,暗光,空气干燥。杂菌污染的菌棒及时破开把料倒出,拍碎晒干保存下次再用,大批量污染就需要常压灭菌处理后倒出晒干再用。落穴的菌棒在脱袋的时候,***及时用75%的酒精棉塞严,再用胶带粘好。脱袋后24小时菌棒温度会快速升高,控制袋温非常重要,高于30℃以上就有可能出现烧菌导致菌丝慢慢死亡感染杂菌。如果菌棒摆放密集温度不容易控制,一定要及时疏散。脱袋前最好用消毒大王或克霉灵喷雾消毒(用量按说明),2小时后再进行脱袋。

育苗基质码垛机,育苗基质码垛机操作规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5—45天:避免出现过大的空间温差,尽量让袋温、空间温度保持一致,因此调节外界、发菌空间、菌棒三者之间的温度尤为重要,外界气温可以影响发菌空间温度,空间温度又可以影响菌棒温度,三者相辅相成。此时菌棒除了恒定24±2℃的温度,仍然需要新鲜的空气,暗光,干燥的空气。视菌丝的生长情况刺孔一到两次,刺孔的深浅、次数、孔的多少没有固定的模式,刺孔的目的是给菌棒供给氧气,让菌丝正常健壮的生长,未长菌丝的部位、杂菌污染部位、两穴菌丝相连部位、有瘤状物的部位、有黄水部位均不能刺孔,刺孔一般3—5cm一个,深度2cm,直径3mm。此期间翻袋2次,翻袋时要上下互换位置。用有保水膜的菌丝满袋要及时割开袋头放气。

香菇接完菌以后,由于其为好氧性真菌,我们要对其刺孔增加培养料中的氧气含量,排放出菌丝生长排放的二氧化碳,促进菌丝快速成长,缩短菌丝的生理期。此操作方法,通常在发菌前中期,或者后期进行操作。前中期刺孔增加氧气的含量好处,不但可能加快菌丝的长势,还能够使得菌丝茁壮洁白;在其后期刺孔,可以使得香菇的瘤状物软化,有利于转色。


第一次刺孔通气。通常选择在接菌后15天左右,接菌口菌丝生长至7㎝左右进行刺孔通气。我们用一个尖锐物,通常选用5㎝长的竹签或者铁钉,在每个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上,距离菌丝2㎝以内,以菌丝为圆心刺孔一周,孔数在7个左右。

育苗基质码垛机,育苗基质码垛机操作规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次刺孔通气。我们选择在接菌孔背面相连时,在每个接菌孔菌丝圈内侧2㎝处,刺深度为1㎝,刺孔7~9个。

第三次刺孔通气。通常选择在菌丝长满菌袋,开始转色的前6天左右进行。这个时候,菌丝基质好氧量很大,我们要全袋刺孔,孔深2㎝,孔数40~60个左右。此时操作刺孔通气,我们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在22℃左右为宜,温度超过28℃,如果刺孔操作,非常容易烧菌或者烧棒的问题出现。

香菇接完菌,刺孔通气完毕以后,我们下一步工作,就是准备脱袋事宜。

通常在接菌完以后70天左右,菌桶才能达到生理成熟,此时瘤状物占整个袋面的2/3,在接菌穴周围,有微微的棕褐色呈现,菌棒松软有弹性。我们此时,一定要把握好香菇的脱袋时机,脱袋过晚,会出现***液体,非常容易形成杂菌污染,影响顺利出菇;脱袋过早,菌丝太嫩,不易转色,非常不利于原基形成。脱袋的时候,我们通常***用锋利的小刀,沿着菌桶纵向划破,躲开菌丝,减少损伤。

香菇脱袋完以后,进入菌袋转色管理期。香菇的菌丝生长进入生理成熟期,当表面白色菌丝逐渐转变为棕褐色的一层菌膜,被称作香菇的菌丝转色。这个环节,是香菇出菇管理的最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严格把控,从其管理温度、湿度和光照上加强管理,促进菌丝顺利转色。

温度:香菇转色的环境最佳在21℃左右,温度高于26℃或者低于15℃,会出现转色障碍,不易转色。如果温度过高,我们白天可以给棚室遮阴,喷冷水降温;温度过低就***取增温措施,控制好温度,是转色顺利的关键。在降温的基础上,适当性的加大昼夜温差,有助于转色成功。

湿度:空气湿度关系到菌丝转色的质量问题。空气流通性良好,转色比较容易,但是要防止菌桶失水。因此在我们转色通风的时候,我们要加强水分的管理,每天要向菌棒上雾状轻喷水1~2次,保持菌基的水分,一直到转色完毕为止。

光照:虽然香菇生长喜欢荫蔽的环境,但是,适当性的光照***,是菌丝转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阴暗,转色慢而且浅;光照充足,转色快而深。通常情况下,可控光强度在800勒克斯~1200勒克斯之间,比较明亮的光照为宜。为了让菌棒转色均匀,我们可以转换光照来源,或者通过倒垛来操作。

总结,由于地区气候差异,种植香菇的品种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香菇品种生理特性,种植茬口不一。因此,我们后期来根据其不同品种,具体操作管理香菇。比如说冬菇这种低温品种,出菇温度大致在5~15℃;中温品种,出菇温度大致在10~20℃;高温品种,出菇大致温度在15~25℃;还有广温品种,出菇温度大致在8~28℃。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具体管理方法无法一概而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育苗基质码垛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育苗基质码垛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