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战国空心砖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战国空心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汉砖用途?
  2. 画像石与画像砖有什么区别?

汉砖用途?

汉代方砖多为墓穴装饰之用砖。

砖,在中国古代为最早的陶器之一,然而在一般人的想像中,总以为是房屋之砖。其实并不尽然,房屋之砖固有,但多数乃为墓穴装饰之用砖。房砖光素无纹,有纹、字者,均属墓砖,而今将其统称为画像砖。画像砖一直为学界、艺界、藏界所珍视,甚至其拓片也成为一纸难求的“宝物”,许多儒雅名士收罗品题。

战国空心砖,战国空心砖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画像砖起源战国,成熟在秦,工于汉。在我国古代,人们相信人死后其灵魂不死,死亡是因灵魂离开躯体而他往的结果,人死后都要厚葬,这样灵魂可以升天。画像砖就是当时厚葬风俗的产物。这一时期,墓葬由战国的木椁墓逐渐演变成砖石墓室,因此,人们用素砖、空心砖来修建墓室,用画像砖来装饰墓室。特别是在汉代,由于道教神仙思想盛行,对汉代丧葬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汉代画像砖是古代雕刻、绘画和书法相结合的艺术珍品,它与画像石一起构成了汉代绘画艺术的双璧。

可以说这么说:一块汉砖,就是一种文化,你能从中听得见远古金戈铁马的厮杀,即使是轻描淡写的纹饰,它也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辉煌。

战国空心砖,战国空心砖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汉代文物之乡”美誉的雅安,文物是颇多的,能走入平常百姓中的却不多,但汉砖却例外。

中国汉画像砖多盛于两汉 ,今日出土的为河南、四川、江苏等省。汉画像砖常用于墓室建筑装饰,彼时达官显贵厚葬习俗大兴于世。在墓室之中,视死入生,阴宅若阳,追求天人合一,人神相融,便雕画环壁,以成汉画像砖。

汉画像砖之题材内容"成教化、助人伦",颇有儒道哲学内涵,常见鳞身伏羲、蛇躯女娲、西王母东王公、轺车出行、忠臣孝子、烈士贞女、市井人物、渔猎耕读、建筑园林、草木禽兽、文字书法等,深刻折射了两汉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思想、文化的世间风貌和审美格局。艺术创造和制作形式上,型制或巨、或细、或方、或扁。刻作手法既有刻膜印迹翻制,又有阴线阳线雕刻,还有浮雕加线刻,地域风格各不同,出土异处,众美纷呈。是艺术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物。

战国空心砖,战国空心砖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画像石与画像砖有什么区别?

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区别,顾名思义,主要在原料材质的不同,因为原料材质和用途的不同,其上的图案风格和雕刻技法也有不同。

据研究者考证,画像石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到了东汉时期最为鼎盛,三国时期衰落。汉代厚葬、视死如生的丧葬风气更是推动了画像石与画像砖在墓室营建中的广泛使用。画像石和画像砖可以用在墓室的 “四壁、门楣、门扉、藻井、梁柱”上。地面建筑中的“石碑、石阙、祠堂”也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画像石和画像砖在山东鲁南、河南南阳、江苏徐州以及四川成都地区最为集中,其中山东画像石多而四川画像砖最多。陕西地区的画像石也很多。

画像石的原料一般为青色的石灰石或者红砂石,雕刻线纹后将空白处磨掉一层,使图案凸出。画像砖则是要制作砖坯和印模,趁着砖体未干时,将图案印上去,所以更多是浅浮雕的风格样式。这些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图案被人们拓印在纸上,也被称为“汉画”。

画像石和画像砖的题材十分丰富:神话故事有东王公西王母、白虎三足乌、仙人乘龟、嫦娥奔月等;历史典故比如荆轲刺秦王、二桃杀三士、鸿门宴、晏子使楚等;***战争场面中虎豹与手持兵器的猎手是常见的题材;生产生活类的比如***桑、耕作等劳动场面,市井百肆中的商业贸易,上层贵族的宴饮奏乐、对弈博局等***。还有一些祥瑞的花纹等等,都是画像石的题材。汉代的画像石风格比较古朴,雕刻流畅,因而其拓本也是人们喜爱的对象之一。但是因为这样的工程耗资巨大,所以随着东汉末年的战乱,用画像石和画像砖放于墓葬做装饰的习俗就逐渐衰落了。

参考文献:

杜蜀秦《汉代画像石考释》

阎秀之《汉代的画像石与画像砖》

唐新《南阳汉代画像石艺术》

汉代大量用砖石、画像砖作为陵墓、寺庙、门阙等的建筑材料,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得到充分发展。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汉代留存数量最多,内容形式最丰富的艺术品。它们分布地域非常广泛,几乎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现。它们虽接近,但由于材质不同,加工的艺术手法有所不同。

汉代画像石分布于,山东、四川、河南等地较多。画像砖则多,集中在河南洛阳及四川成都。画像石、画像砖反映的内容极为广泛,有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祥瑞迷信等。画像石是在石质平面用利器雕刻出画面的艺术品,它与浮雕的重要区别在于,它追求的是平面的,近乎于绘画的效果,而不是浮雕的三维效果。它的拓片效果大多是剪影。据研究发现画像石的平表现手法,主要有阴线刻、凹线平面阴线刻、减底凸起薄肉雕、减底平面加明线刻,不同的表现方法,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画像砖最早开始于战国,它的形象大多是印模压印的,也有刻画而成的。据考证,画像砖最早开始于战国,目前河南、陕西都已经发现有战国时期的模印空心砖。最晚延续至宋金时期。由于砖的便于加工,所以大多数画像砖图像比较精致,它的表现内容与画像石接近。画像砖的构图形式有长条形和方形两种,画像砖流行下来的数量大,其中以描绘日常生活最为精彩,如出行、***、百戏、生产劳动的场景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战国空心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战国空心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