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徽码垛机操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安徽码垛机操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发展情况如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中国工业经济展现出了应对复杂严峻局面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工业机器人行业表现逆势上扬。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6.30万套,同比增长44.9%。
需求端:
——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增速近20%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根据IFR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达到422.5亿元,同比增长18.9%。2021年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十四五”时期迈向中高端水平。
《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预计到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将达到1051亿元左右。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2018-2023年工业机器人市场消费能力预测
一、行业总需求规模预测
图表:2018-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预测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从工业机器人核心构成的毛利率来看,减速器毛利率最高,达到40%;伺服系统次之,为35%;控制器毛利率为25%;工业机器人本体的毛利率水平最低,仅为15%。从国内其他制造业的发展经历看,只有实现零部件国产化才能真正降低成本。国外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上领先优势明显,国内已有部分企业取得技术突破。国产零部件在性能和稳定性上与进口产品还有较大差距,但已经迫使国外品牌降低价格以应对冲击。
预计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3.04亿美元,到2023年将达到67.0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超过20%。
图表:2018-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工业机器人在全世界掀起应用***,在日本发展尤为迅猛,补充了其日益短缺的劳动力,我国则在此背景下开始研制自己的机器人。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先后研制出点焊、弧焊、装配、切割、搬运、包装、码垛、注塑、冲压、喷漆等各种用途的工业机器人,目前已初具规模,能够生产出部分机器人的关键元器件,但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依旧明显。而各国际机器人领域的巨头早就纷纷进驻中国,抢占市场。
近几年,机器人产业发展再次提速,我国政策也频频发力,力争打造自主产业。2013年《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到2020年要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工业机器人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2016年制定《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5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我国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省份有20多个,机器人产业园区50多个,截至2017年7月,国内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到6294家,较之2016年底3393家,仅半年时间数量增加近一倍。其中以广东、江苏最为集中,上海、浙江、山东为第二梯队,紧随其后为北京、安徽、辽宁。根据近两年的数据显示,该格局已基本形成。同时也培育出一批优秀品牌,如新松、埃夫特、广州数控、埃斯顿、新时达等。
从工业机器人销量来看,我国由2001年的不到700台到2016年9万台,16年增长近130倍,现已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成为最大消费市场。保有量也从2001年的不到2000台增长至目前的38万台,超越韩国并缩小与北美、日本的差距。而我国的机器人密度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显示我国未来工业机器人的需求空间仍然很大。
(编辑:WING)
对于该问题,编辑认为:今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获得爆发式增长,ABB、德国的库卡、日本的发那科和日本的安川电机稳居世界前列,被称为工业机器人的“四大家族”。与世界四大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相比,我国在技术上尚有较大的差距。原因在于,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领先的四大家族企业相差约十五年的发展距离;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生产上,我国处于技术起步阶段,在工业机器人生产环节中处于下游集成阶段,而国外占据了机器人生产的上游生产环节,主要的制造和焊接环节几乎全被垄断。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在于协作机器人领域。协作机器人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安全完成与人类的生产交互。因为协作机器人常放置在与人工作区域不远的地方,机器人的个体小,价格也更亲民。对于中小企业的自动化生产,协作机器人技术门槛低,操作简单,价格相对便宜,市场发展空间也大,在劳动力成本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使用协作机器人能够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使用成本,缓解劳工压力,符合未来工业发展的长远发展方向。
在协作机器人领域,中国目前能够生产出重量轻、体积小、为加工业提供技术和产品的小型协作机器人,同时在协作机器人中加入互联网思维,开发通过APP 和PAD就能够操作的“傻瓜式”编程语言,使协作机器人能成功运营到中小企业以及个人、家庭使用场景当中。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发展的很快,规模也非常大。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汽车制造
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汽车工业机器人必然是占机器人总量的53%以上,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有高达50%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汽车行业。这并不是终点,对于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的中国而言,工业机器人所带来的加工手段和企业竞争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工业机器人必然会在中国有着更长远的发展。
二、食品行业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又爱吃,好吃。食品行业又怎么能少了机器人的存在呢?目前中国应用到食品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已经有包装罐头机器人,切割牛肉机器人和生产冰淇淋机器人等。尤其是切割牛肉机器人,大大提升了食品生产效率,因为直接牛肉,剔骨,切肉等工作按照传统方法来做,费时费力。工业机器人做起来却顺应自如。在一个爱吃的国家,食品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只会多,不会少。
除了上述两个应用外还有很多,诸如化工行业、铸造行业、电子电气行业等,我国处处都少不了工业机器人的影子。
其实,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一直在稳步推进,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规模也在全球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连续多年中国一直是工业机器人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之一。工业机器人为中国制造业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作为制造大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徽码垛机操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徽码垛机操作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