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铁块码垛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铁块码垛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六七十年代,东北农村有多冷?那时候的农民是怎么御寒的?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作为一个70后对七十年代东北农村的冷还是记忆颇深的,毕竟那时我童年的回忆和快乐。
在东北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过冬天,因为别看冬天冷,但是冬天的乐趣也是最多的,这是那些没有体会到东北冬季的人无法想象得到的。
我小时候一到冬天家里的大人就会给做上棉鞋、棉裤和棉袄,当年的棉帽子都是遮住耳朵的那种,有些类似电视剧里演的日本兵戴的那种帽子,耷拉下来的两片上面有绳子可以系在下巴上。
每年一到十月份的时候,家里的大人就要开始准备过冬的适宜,这个时候会上山搂草和捡松球,这些是用来冬季引火用的,每家门口也会有个大柴火垛子,当年农村老人说:“找对象主要要看家门口的柴火垛子,谁家门口的柴火垛子高,说明这家人会过日子。”
除了要准备冬季的烧柴以外,当年家家户户还会挖地窖储存越冬的秋菜。地窖挖的越深越好,上面留个口底下放上白菜、萝卜、土豆和苹果等越冬果蔬,菜窖的上面是用苞米杆子盖起来,这样果菜放在里面可以放到第二年化冻都不坏,这些菜窖和地窖也是小孩“藏猫猫”的好地方。
东北农村入冬前还会用塑料布或报纸糊窗户缝,而且东北糊窗户都是从外面糊,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就是不会往家里灌风,这在外人眼里也成了东北一大怪。
一,六七十年代东北农村有多冷
“滴水成冰”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东北的冬天确实可以达到,最冷的天气里人出门吐口唾液落在地上就会结成冰,气温在零下二十多度可以说是常态,最低达到零下三十多度也是经常遇到的,记得有一年我家邻居的狗在狗窝里一晚上都能冻死,可想而知当年能有多冷。
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那是相当冷的。特别是我们黑龙江农村,冬天更冷。那个时候冬天最冷的时候白天都能达到零下30度左右,晚上就更冷了,最冷的时候晚上能达到零下40度左右。所以说六七十年代的黑龙江农村,冬天那是真的冷啊!
而且六七十年代,我们这里的农村,雪下的特别大,雪下的最大的时候房门都很难推不开。就感觉那个时候下最大的雪、下的都快到一米深了。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雪会下的那么大。
而且那个时候我们这里的农村烧的还很少,就是说没有那么多烧柴。我们这里那个时候烧的都是农作物的秸秆,就是玉米秸秆和麦秆,还有大豆秸秆。但是由于那个时候太冷了,而且家里烧柴又不多,所以那个时候的冬天,农村屋子里都是很冷的,有的时候屋里放的洗脸盆子都冻成冰了,屋里放的水缸都冻冰,有的时候水缸里的水冻得只剩水缸中间那点水了,水缸里四外圈都冻成大冰坨子了。屋里淹的酸菜缸都冻厚厚的一层冰。而且屋子里的墙上都是漂白一层霜。每天窗户上都上厚厚的霜,晚上睡觉的时候都盖厚厚的被,而且被都是盖得严严实实的,只把脑袋瓜子露出来,有的时候早晨起来头发都一层霜。你说当时屋子有多冷吧?
那个时候的小孩子到外面跑着玩,有的把耳朵冻坏了,有的把鼻子冻坏了,但是更多的就是把手、脚都冻坏了。这在我们这里的农村是常有的事。
而且那个时候我们这里的农村人穿的都是很厚的,都是穿的厚棉袄、厚棉裤。有的还穿着羊皮大衣。多数男人戴着狗皮帽子,妇女都围着大围巾,大围脖。就是这样,有的时候在外面呆的时间长了还有冻坏的。所以说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真的是很冷的。同时生活也很苦、也很难,这就是我们黑龙江农村六七十年代冬天的真实情况。因为我就是黑龙江农村的,这也是我亲身经历过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铁块码垛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铁块码垛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