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空心砖建房农村怎么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空心砖建房农村怎么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村自建两层砖混,基础怎么做?
准专业人士来回答,一般情况,地质不是太差,砖混用条形基础最合适。具体可以用毛石,条石或者混凝土。外墙基础宽度800,内墙基础宽度1100,厚度400-500,一定要多做构造柱和圈梁,按规范做,砖混抗震性能不比一般框架差的。
农村自建房基础
农村自建房一般常用两种基础,一种是条形基础,一种是独立基础,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条形基础。这两种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扩展基础的作用是把墙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扩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1、条形基础
顾名思义,就是基础呈线条状分布,一般分布在房屋结构墙体的下方,用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无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用以承载上方的结构墙体房屋重量。适用于地质比较好的地区,有硬土层。
A、基础设计:根据建设房屋的要求,建设场地的土质,进行基础设计。设计基础的宽度,高度,以及如何构筑基础。需要找专业的建筑勘查设计院。一般农村都是由有经验的老师傅进行现场勘查,确定基础的大小,尺寸,深度,构筑形式。
B、基槽开挖:根据基础设计的尺寸,进行基槽开挖,一般宽度70-120厘米,深度1米左右,具体看现场的土质情况。一般开挖的深度要大于宽度,一般挖到硬土层,即土层比较坚硬,耐压力比较好。如果没有硬土层,需要挖到一定深度(通常1.2-1.5具体看情况),进行夯实,将基槽底部的土层夯实,增强其耐压力,避免塌陷。如果基底材料松散,则需要垫三合土,厚度50厘米,然后夯实。
C、基础构筑:根据设计,用材料进行基础构筑。一般常用的毛石基础,在底部铺设大块毛石,进行基础砌筑,如果基底比较硬(老基底,利用以前房子的基础槽),可以直接用毛石干砌,如果新基底,建议加粗砂水泥砂浆进行砌筑。高度如果做地梁与院内水平即可(正负0),地梁做20-30厘米高(不做地梁的比较少,如果不做地梁基础直接提高20-30厘米)。如果当地有洪水或者雨季比较长潮湿,可适当提高一些基础,避免后期的砖砌墙长期受潮腐蚀老化加速。
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就是混凝土条形基础,一般***用商混浇筑的方式,在地基槽开好夯实后,直接在基槽浇筑商用混凝土,浇筑时可以填毛石或者混泥土块,砖块节约一些混凝土,同时增强混凝土刚性,如果土质差,可以在基础设置钢筋网笼增强基础的强度和韧性,抗剪。
在平原地区农村建两层砖混结构住房,地基一般用条型砖基,做法是:一,挖好基坑后进行原土夯实。二,做十公分厚砼垫层,一米宽。三,砌砖基础,最下面不能低于75公分宽,三层砖收台变50公分宽,三层收台变37公分宽,砌筑三层砖厚,四,上面浇300X300砼地圈梁,室内墙基同外墙做法一样,内外基础地圈梁配筋,主筋8根直径12的,箍筋直径8的15厘米一根。
咱们农村两层自建房,因为层数不是很高,所以基础形式也相对比较简单点。就我们这里而言,最多的就是做独立基础,偶尔碰到有比较疏松的地质情况,就***取孔桩基础,这里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两种基础的基本操作方法。
独立基础顾名思义,就是每个基坑都是独立的,然后在快到±0的时候才通过地梁连结成一个整体。一栋自建房因为面积的大小有13~20个基坑不等,而基坑的大小也因为跨度或者受力大小略有不同。
最常见的基坑大小有1500mm*1500mm、2000mm*2000mm,比较重要的受力点也有2500mm*3000mm。深度而言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一般1.5米到4.0米不等,以挖到原土层为基准。
两层楼的自建房承台钢筋一般***用直径14~16的钢筋,间距一般为15*15。整个承台一般分为***阶梯式收缩,然后基础柱一直到地梁低的位置。
孔桩基础一般来说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地质情况。
在我们老家这边,一般都是用机器挖桩,直径在800~1200mm,深度一般都不会很深,在4~6米之间,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其实不能叫做桩,只能叫墩。
孔桩基础的配筋大小跟地网差不多,但是却是做成钢筋笼的样式,里面有三个内箍,外面是是螺纹型的外箍,用焊接的方法进行定型。孔桩基础上面还有个桩帽,但其实更多的人就在孔桩面上直接立柱,浇筑地梁。
总的来说,两层楼的农村自建房,有这样的基础也完全足够了。当然具体的大小、深度、以及配筋,咱们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调整,这些都以咱们实际测量设计为准,这里只做参考。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注和支持。(图片来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空心砖建房农村怎么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空心砖建房农村怎么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