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昌黎叉车电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昌黎叉车电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见过真正嗜酒的人吗?
我见过两位真正嗜酒的人,一位是老家邻居,一位是在四川抗震救灾是认识的一位老奶奶。
老家邻居是自己打的散酒,他有一个固定的酒杯🍸,一杯大概是2两,从早上就开始喝,一杯2两,喝完去地里干活,中午2杯4两,晚上2-3杯不等。这是自己喝,如果和别人一块喝酒,不喝醉不罢休。
起床抗震救灾是事,要从青川县石坝乡转移一位老奶奶,帮老奶奶把日常生活用品都放到担架上收拾好的时候,老奶奶问:我的酒壶呢?一看没有酒壶,就自己去家里提了一桶玉米酒,自己家酿的那种,初步估计有10斤,放到担架上,就整了一口,给我们说:年龄大了,就好这口,辛苦你们啦,来点喝。于是我们就抬上担架出发啦,老奶奶是不是整一口,等从石坝走到凉水镇的时候,喝了至少一斤。真佩服那位老奶奶。
这就是我亲自经历过的嗜酒如命的人。还别说,08年的时候,那位老奶奶都80多岁啦,也不知道现在还是否健在。
我见过真正嗜酒的人。
一、早晨喝酒的男子。30多年前一个夏天的早晨,我送孩子上幼儿园。路上,见一挑着货郎担的男子,手里拿着瓶白酒,一边走路一边喝着酒,不时喊一嗓子:“磨剪子啰磨菜刀",那声音似乎夹着酒气,豪迈而高扬。
二、用麻药也无效的女子。我年轻时的一位女性同事,酒量很大,与男性闹酒,从没见落过下风。一次,她做阑尾炎手术。在手木过程中,她一直喊痛。医生们都奇了怪了,寻思:"这麻药都上了,还有这么痛吗?"。问她,原来她平时酒喝多了,酒精对她麻木不了,麻药也对她失效了。
三、逢喝就醉的朋友。这男人是我曾经的一个朋友。他有点嗜酒,酒品酒德很好,喝酒时从不扯皮,决不推三阻四。朋友聚会,他凡请必到(有时没请,他也会创造条件偶遇),然后杯来盏去,几乎逢喝必醉。有次,他被熟人约去喝酒,散场后,他独自醉卧大雪中,一夜未归。
见过、见过、不但见过,而且是深入人心。
我有个朋友可以说是嗜酒如命,甚至是酒比命还重要,为了酒什么都可以不要,一日三喝,从早到晚没有清醒的时候,就是出门还带着酒时不时的整几口。
为了酒朋友不同他往来;妻子同他离婚;儿子同他断绝父子关系;兄弟姐妹视若仇人;自己的父母含恨而去……。我的这位“朋友”从小就爱整两囗,久而久之酒瘾深入骨髓不能自拔,朋友的话他当耳边风;兄弟姐妹的话他反感;妻儿讲多了他当仇人,为了酒,妻儿离开他后,他变卖家产,最后连遮风挡雨的窝也给喝了。酒瘾又发了回家找多日不见的爹娘时门打开后才知道爹娘为了他先后含恨离世,而且房子早已换了主人,为了酒他撕破脸皮再去找兄弟姐妹们,兄弟姐妹们不是无人答理,就是闭门不见……。他病了、浑身乌紫发青并长满了脓包,他流落街头,他疯了,在寒冷的冬天他躺在市场的角落奄奄一息,见此情景人们议论纷纷、但大多数人谈的是活该。
数天后我的这位“老友”走了,我会同他生前的几位少年玩伴把他安葬在青山绿水旁,并告诫他来世一定要适可而止。
我有一远房亲戚,小时候经常来我家喝酒,而且一来就是喝一天,天黑都不愿意走。我妈每次见他来都不高兴,不是说不舍得酒,而是因为你得陪他在那里边聊边喝,啥事也做不了。关键是他喝不醉的,自家酿的米酒少说也有40℃吧,一天下来他可以喝个七八斤,还面不改色的,啥事也没有,还能自己骑车回去。他喝酒也不用吃什么菜,一盘花生米就行了,饭也不吃。这算是海量吗?那时候他还没结婚,是个好吃懒做的小伙子,我对他印象特别深。我妈还经常教育他要好好赚钱,将来才能成家,不要整天光知道喝酒。
后面我出来读书了,也就很少见到他了。偶然有一次回去想起来就问我妈,那个爱喝酒的亲戚怎么样了?令我感到震惊的是,我妈说他前年已经去世了,是酒精肝中毒死的。听说他一直改不了嗜酒的毛病,以至于到后面一顿不喝都浑身难受,期间有一次因喝多了被送去医院拯救过,当时肝已经伤得不成样了,医生警告他以后一定得戒酒了,再喝就要命了。但是从医院回来后,他还是戒不掉,整天找酒喝,听说人们发现他是死在了酒缸旁边。
酒瘾其实跟毒瘾一样,一旦上瘾很难戒掉,奉劝大家不要贪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昌黎叉车电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昌黎叉车电瓶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