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护栏码垛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护栏码垛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六七十年代,东北农村有多冷?那时候的农民是怎么御寒的?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对六七十年代印象特别深,其实,那个年代不是特别冷,气候跟现在也差不多,那个年代人觉得特别冷,是因为人穿的不好,我记得,冬天也穿棉袄棉裤,可是,里面不套任何内衣,就是空棉袄棉裤,也不贴身,漏风,人冻的受不了,穿鞋子也是,里面没有鞋垫,我们这里,用一种叫乌拉草的东西,垫到鞋里面,说句心里话,苦不堪言。
条件是从八几年开始好转的,分田到户后,人有了剩余时间了,种完地后,可以出去打工,有钱了以后,也开始穿内衣了,因此,感觉天气不冷了,其实,气候变化不大,只是人的生活条件好了而已。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这是我的真实感受,到此为止吧。
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在冬天有多冷,现在的人可能无法想象,下面我就给朋友们说下我小时候的经历,坐标吉林。
东北农村在严冬如冰窟一般的冷,记得有一年,隔壁村有一家的儿子结婚,晚上放露天电影,我和小伙伴跑去看电影。站在冰天雪地里,脚冻得很疼,就像刀扎一样,为了能继续看下去,我原地踏步走了一个多小时。
屋外很冷就算了,其实屋里和屋外也差不了多少,倒一杯热茶不到一小时就能冻成冰疙瘩,屋里除了那个满是油灰的煤油灯勉强算是一个热源,其它物体全都像铁一样冰凉,包括自己身上穿的棉袄棉裤。
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那是相当冷的。特别是我们黑龙江农村,冬天更冷。那个时候冬天最冷的时候白天都能达到零下30度左右,晚上就更冷了,最冷的时候晚上能达到零下40度左右。所以说六七十年代的黑龙江农村,冬天那是真的冷啊!
而且六七十年代,我们这里的农村,雪下的特别大,雪下的最大的时候房门都很难推不开。就感觉那个时候下最大的雪、下的都快到一米深了。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雪会下的那么大。
而且那个时候我们这里的农村烧的还很少,就是说没有那么多烧柴。我们这里那个时候烧的都是农作物的秸秆,就是玉米秸秆和麦秆,还有大豆秸秆。但是由于那个时候太冷了,而且家里烧柴又不多,所以那个时候的冬天,农村屋子里都是很冷的,有的时候屋里放的洗脸盆子都冻成冰了,屋里放的水缸都冻冰,有的时候水缸里的水冻得只剩水缸中间那点水了,水缸里四外圈都冻成大冰坨子了。屋里淹的酸菜缸都冻厚厚的一层冰。而且屋子里的墙上都是漂白一层霜。每天窗户上都上厚厚的霜,晚上睡觉的时候都盖厚厚的被,而且被都是盖得严严实实的,只把脑袋瓜子露出来,有的时候早晨起来头发都一层霜。你说当时屋子有多冷吧?
那个时候的小孩子到外面跑着玩,有的把耳朵冻坏了,有的把鼻子冻坏了,但是更多的就是把手、脚都冻坏了。这在我们这里的农村是常有的事。
而且那个时候我们这里的农村人穿的都是很厚的,都是穿的厚棉袄、厚棉裤。有的还穿着羊皮大衣。多数男人戴着狗皮帽子,妇女都围着大围巾,大围脖。就是这样,有的时候在外面呆的时间长了还有冻坏的。所以说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真的是很冷的。同时生活也很苦、也很难,这就是我们黑龙江农村六七十年代冬天的真实情况。因为我就是黑龙江农村的,这也是我亲身经历过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护栏码垛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护栏码垛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